讲话致辞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精选多篇)

时间:2024-07-19 11:53:03
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精选多篇)[此文共19689字]

第一篇: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

内容提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一是把和谐作为思维方式;二是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三是把和谐作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能够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最重要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开始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照搬苏联经验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等关系上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1962年,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一些失误甚至是严重挫折。但总的看,这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就是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述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化建设不能搞单打一,要注意各方面综合平衡和协调并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所包含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新成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二大关系,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未来社会的篇幅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要点可以概括如下:一是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虽然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产生了各种问题和弊端,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决不是一个和谐社会。只有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二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真正实现和谐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三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大大提高。列宁领导俄共和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科学而合理地支配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才能使所有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宁还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帮助农民,而且能够解决城乡对立;必须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加强社会管理和经济核算;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无疑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然而他们不可能为我们提供全部现成的答案。因此,要靠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不断探索,要靠我们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回答。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做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括,从而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在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四个多样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 ……此处隐藏15583个字……”、“和谐相处”是对“和谐”社会特征的概括,都是针对我国人民讲的。因而,我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应特指我国社会内部关系,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我们党从来都强调,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说明,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富有创造活力的社会。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突出的问题。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包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利益关系,《决定》指出首先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依法及时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显然,利益关系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秩序、稳定的机制作保障。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说明,稳定有序应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和睦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必然要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要的,但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竞争推向极端,就会造成人心的沦丧,道德的败坏。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这就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任何一个政党执政,不仅要有经济基础、政治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还要有社会基础。执政党的职能不仅要管理经济,而且还要管理社会。执政党管理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只有在社会良性运行的状态下,执政党才能正常领导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才能巩固。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改革开放不断地提出新的历史性课题,也不断

地丰富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价值越来越突出。相对于社会而言,经济、政治、文化只是其子系统。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特点,既不能把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能仅仅看作这些子系统运动的外部条件。它本身就应当成为我们党执政的重要

目标。正是基于这些认识的深化。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这一过程,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路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们的劳动方式、收入途径多样化了,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人们的利益要求、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社会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应当允许多样性的存在,不能强求千篇一律。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多样性的存在还是有机体保持活力的源泉。但从社会稳定运行的要求看,又必须把多样性整合起来。多样化与整合是一对矛盾,所谓“和谐”就反映了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和思路上做出的创新。

三、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意味着作为社会管理者不能再用固定不变和千篇一律的模式去管理千差万别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组织与个人。因此,从途径上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必然对社会管理者提出创新体制的要求。

第一,管理组织创新。管理组织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还要发挥好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在我国,一些新型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如社区组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等。这些组织各自联系着一部分社会成员,可以作为党和政府的补充发挥重要的社会管理作用。其中社区组织在提供公益性服务,填补政府“空白”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从我国社区组织发展的现状看,社区组织还不够完善,社区功能还局限于提供社会服务和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等简单的方面。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重视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功能,真正使社区成为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

第二,管理政策法规创新。社会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法规来进行的。适应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也应发生相应的变革。社会管理政策法规创新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次,社会管理政策法规创新要遵循“动态平衡”的原则。所谓社会和谐,其实质是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矛盾。要在努力寻找最适度的社会发展机制与动力源泉的同时,探求最佳的社会稳定机制与社会团结机制,谋求发展机制与稳定机制之间的动态平衡与良性互动,使社会既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又和谐安定、秩序井然。

第三,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在社会管理方式上,要改变简单的以物质福利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精神心理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通过各种社会宣传教育方式,引导社会成员自己管理自己。在社会管理手段上,要逐渐改变行政为主的手段,转变为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约束为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创新管理手段。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强化法律在解决社会争端方面的作用。文化约束成本低,持久性强,是重要的社会管理手段,要充分发挥文化塑造人的作用。

《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论)(精选多篇)[此文共1968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鹰瞰范文网 www.yinca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