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伴随着战争叱咤风云的女人——严歌苓笔下的女人
伴随着战争叱咤风云的女人——严歌苓笔下的女人
看了《小姨多鹤》、《最后一个寡妇》、《一个女人的战争》等书之后,才知道严歌苓的多部作品都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而她的作品,大多数都描述了在战争以及战后年代叱咤风云的女人。这些女人或者在农村,或者在城市,或者是妓女,或者是留在中国的日本女人,她们都用自己或大胆热烈,或沉默细腻的感情,在血与火的洗涤中涤荡了自己的感情。战争是惨烈的,在每一部作品中,女人在面对战争时的无奈和困惑更加一览无遗。多鹤不知道自己怎么一下子就成了论斤卖的人,孙葡萄从一双双不同形式的腿中来判断国军、八路等交替而过的队伍,即使是主动跑去革命的苏菲虽然唱了很久的戏但是对革命的道理也是似懂非懂,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个妓女虽然都有救人的勇气,但是那并不是对革命的觉悟。这些女子,凭着本能、凭着天性,诠释着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她们绝不是恹恹柔弱的女子,有着本能的冲动、坚强的毅力、纯粹的目的。即使是对爱情也霸王硬上弓的苏菲,也以自己执著的追求,在混乱的形势中坚持寻爱。这些女子,是摆脱了一部分政治色彩的女子,她们并不是政治场中的主角,孙葡萄甚至会做出救养父,撇开当时对他的批斗,做出了连一个儿子都做不出的维护举动。
有人拿严歌苓与张爱玲相比,从小说来看,二人还是有诸多不同。张爱玲的人物有深深的看透俗世但又融入俗世,有着刻意的理性,就如白流苏,而严歌苓笔下的人物全部都在俗世之中,更多的本能,更多的直觉,也即更多来自本真的人性。张爱玲小说中的主角,往往努力洞悉世态人心,所以诸多冷峻,而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往往诸多温情,愿意为自己爱的人全身心奉献,作者还给主人公一些理想化的结局,让追求爱情的得到爱情,努力奉献的终于救人,愿意隐忍的得到认同。
那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年代,两位女性作家在那个时代现实与理想如此冲击的情况下,关注不同形态的女人。
第二篇: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读后感
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读后感
二〇一四年六月
想到要看《陆犯焉识》这本书,源自于张艺谋5月16日公映的电影《归来》,当时一部国产文艺片票房却不输同档期的进口大片,在惊讶的同时也随老谋子的粉丝们在万达影城围观了一次,剧情唏嘘感叹、心酸催泪。在得知影片由于审查等原因对原著删减较多,接近于再创作时,让人忍不住立即去拜读严歌苓的原著《陆犯焉识》。
百度了一下作者严歌苓,她生于上海,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是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是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其代表作《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分别于2014年和2014年被张艺谋拍成电影,此外还有多部作品被拍成电视剧。
《陆犯焉识》以作者爷爷的故事为原型,进行了艺术创作,书名就是主角名,不禁让人浮想…“陆犯,焉识?”是不是在说,这个犯人老陆,你能识得几分呢?而陆焉识这个名字,是否可理解为“路,焉识?”是作者想表达叙事主人公归路难寻的悲凉吗?阅读这本书再一次让我领略了这位悲情英雄的一生,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个逐渐不再高大但足够伟大的悲壮形象。
《陆犯焉识》封底有一句“本书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我很是喜欢。这部长篇小说从1921年(陆焉识父亲去世留下恩娘)到1990年(年已九旬的陆焉识离家出走),横跨大半个世纪的琐碎人情、世事变迁,正因为投放在中国20世纪几番历史性巨变的大底布上,方才具备深远的意境和厚重的质感。
除主人公陆焉识之外,小说中其他人物皆未能逃离这段残酷历史的迫害。战后,恩娘在陆家房产濒临没收的时刻凄惨离世;冯婉喻失贞;冯子烨在“陆犯儿子”的名头下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1954年抓陆焉识入狱的伪连长,和陆焉识一样做了囚犯进了大荒草漠;为陆焉识量刑的公安局长江帆因涉嫌军统被抓;拉陆焉识下水的“资产阶级代表”凌博士、诬陷陆焉识反革命的“无产阶级代表”大卫也先后死于文革劳改之中。作者本意就是要展现这一段起伏动荡的大历史给我们看,只是巧妙地将它隐于屏后,而将陆焉识连同他生命中一系列人际关系,浮华的、温情的、残酷的,统统推至我们眼前,看他们如同蝼蚁一样忙碌挣扎在无论如何也翻覆不了的政治土壤上。
时代真是个可怕的名词,一不小心就会翻江倒海,天翻地覆,于是乎你看见时代换了一茬又一茬,白的成了红的,红的成了黑的,把英雄扔进这漩涡中,当小丑一样耍,甚至当牲口一样活,任你无出去抱怨申冤,棱角被磨平,小心翼翼的伪装自己,苟且偷生,死乞白赖的活着。审视陆焉识的一生,我能想像的就是这么消极,但这消极里透着悲壮,悲壮里又透出一股力量,不由让人心生感慨。罗曼罗兰曾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冯婉喻和陆焉识的爱情是小说的主线,陆焉识花了一辈子,非得倾国倾城,非得淌进政治浩劫,非得流放荒草大漠经历残酷的优胜劣汰,才迸发出此生真爱的火焰。我想陆焉识觉悟的那一刻内心独白一定很适合一句电影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可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如此”然而陆焉识没有失去,也从未失去一个傻女子对他遥遥无期的等待。曾经误以为的不自由在此刻成了支撑一个囚犯活下去的唯一动力,逃跑、自首、离婚,目睹了政治浩劫下世间亲情的荒诞与荒谬,更目睹了一个老浪子为爱悔改的自尊与怜惜。
故事伤感的结局昭示了陆焉识虽躲过一场场曲直是非后风尘仆仆的活者回来,却面对了一个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妪时的造化弄人,爱情终其一生,就是给自己心爱的女人留下留下一个伤心的背影,任其独自等待。浪子回头金不换,却发现那个被他亏欠了一辈子的人根本不需要他一丝一毫的忏悔。如果结局换成陆焉识一直陪在冯婉喻身边,一遍遍的回忆和寻找回忆,最终换回她短短几分钟的记忆,最终一同幸福的终老,这该是多么美满。可结局偏偏是冯婉喻在弥留之际只记得自己在等一个人,却忘了这个人是谁,更忘了这个人就在他身边。
也就是这个冯婉喻,成了我读后最大的感慨。她是最幸运的人,无论陆焉识是否爱他,她的一生都是平顺的,平安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她与生俱来的那种平静,静的让人佩服。她又是我所喜欢的上海女人,委婉雅致却不失力量。陆焉识由死刑变成无期,是她毅然出卖了自己换回来的结果。当然,这也成为陆焉识一辈子都不知道的现实。
作者让我们我们目睹了那个农场的黑暗和不堪,却又让我们在最后邓指的三儿子放弃外面的世界回到农场时,恍然。在那个时代的农场之外的世界,是否有更多的不堪入目,有更多的蛇龙混杂,有更多 ……此处隐藏762个字……移民的传统形象注入了野性色彩。这也表现了严歌苓小说创作的另一重要方面——对华人男子形象的男性化。
这些种种,都表现了华人作家对自我和他人的探索。
因而以严歌苓为代表的华人小说不仅仅是属于华人的小说——它的文学准则是以具有包容力的人性的高度来探索自我,探索他者。
第四篇:严歌苓写作风格浅谈
严歌苓写作风格浅谈
1、 风格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
严歌苓小说的题材内容广泛,且呈现出演
变的轨迹,人性思考和女性体验则始终贯穿始
终。作家出国前的作品以部队生活、知青故事
为题材; 留美初期的创作侧重于移民题材的书
写,定居美国后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反思故国和
自身的成长; 旅居非洲后则转为纯粹的“中国书
写”。
出国前:军旅和知青故事《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移民题材:《少女小渔》《扶桑》
回归体裁:《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
2、 风格体现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意境的建构
严歌苓笔下的女性人物有一个共性,就是她们都有一点点迟钝,有一点点缺心眼,是边缘的,弱势的。可就是边缘弱势的女性却如一滴水一样折射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和人性。她的作品中也活跃着一批中国内地的女性,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空领域,身份、性格迥异。按地域、时代来看,有跨度百年的新老移民,如扶桑、小渔、海云,在大洋彼岸演绎着自己的挣扎沉浮;有20世纪30年代河南农村的寡妇葡萄,有用一生守护爱情的女话剧演员田苏菲,她们无视身边的一场又一场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心中的“圣地”;
在她的人格构建中打印着苦难意识和悲情意蕴,使她的作品透露出女性作家少有的广度和深度,既客观、冷静,又有调侃似的幽默,从女性形象入手探究人性,关怀人生
3、 风格体现在主题、意蕴的侧重
作家出国前创作的小说,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社会政治历史进行怀疑和批判,以此确立女性自我的存在; 作家留美初期创作的作品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展现双重边缘处境下“弱者不弱”的女性形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作家身份迷失的焦虑; 回望大陆题材中的女性人物则处于民族历史语境中,体现出强烈的抗争意识, 这是作家逐渐摆脱种族、文化的焦虑,以本土女性形象的抗争确定自我精神的向度; 中国书写题材中的女性人物则完全立足于本土民间,作家摆脱了以前作品中关于社会政治权力、文化种族身份、知识话语权力的纠缠,体现出自我族性的确认和女性意识的坚守。
4、 体现在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选用
《扶桑》叙述了19世纪60年代一个可亲不可赞的中国妓女扶桑在美国与白人少年克里斯的恋情。成语说:大智若愚,而扶桑之性格,可谓大愚为智。性格即命运,扶桑呆钝的性格使她在大起大落的命运波折中挣扎过来。从被卖为妓,到被人轮奸,到与自己的丈夫失之交臂这一切仿佛都无法在扶桑的内心烙上烙印。她从从容容地听从本能的体认,以三寸金莲走过一个又一个灾难。作品以“我”的写作和扶桑的命运为两条线索,两条线时而并行,时而交叉而展开,将历史拉到现实之中,使扶桑的性格在作者的着力刻画之下,有了非同一般的现代意义。
严歌苓小说的“双层时空叙事”融东方的叙事理念和西方的叙事技巧于一体,多层面展现了作家关于移民创伤、种族隔膜、文化冲突、女性生存的思考,具有深层的结构寓意。《扶桑》《金陵十三钗》
严歌苓作品中的叙述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叙述人,她将主观立场渗入其中,充分表现出从“我”出发的自觉,而出现于叙事作品中的叙述人议论,则是叙述人主观意识的明确表达。
“你想我为什么单单挑出你写。你并不知道你被洋人史学家们记载下来,记载入一百六十部无人问津的圣弗朗西斯科华人的史书中,是作为最美丽的一个中国妓女被记载的。” ――《扶桑》这样的议论使严歌苓的小说成为一种真实的虚构小说。当叙述人站出来谈论小说的写作过程,写作方法时,读者想在作品中寻求真实的幻觉便被打破,从而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是语言真实。 使叙事呈现出“支离破碎”,错综复杂的面貌
严歌苓对作品场面的选择、布景及氛围的设置,对作品结构的架构是很老道的。《扶桑》是形式与内容的严谨整合,叙述方式很具有自己的技术性,一些细节的操作使文本富显戏剧性。而在《扶桑》中,一味地摆布镜头,玩弄技巧,推销西洋人热衷的中华民族的“古董
5、 文学体裁的驾驭
6、 语言的运用
第五篇:采访计划 严歌苓
采访计划
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创作情况
一、 采访对象
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女士
二、 采访角度
1、创作的初衷和灵感
2、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创作感想
三、采访活动安排
1、采访地点
一家环境较为幽雅安静的高档咖啡厅
2、采访时间
提前预约后定为2014年10月27日下午3时至5时
3、采访方式
面对面访谈
4、 采访次数
1次
四、采访过程安排
1、开头
尊敬的严歌苓女士,您好。我是xx杂志社的记者,很荣幸您能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我的采访。我很喜欢您的小说,是您的忠实粉丝。我们都知道张艺谋导演今年的新作《金陵十三钗》就是根据您的原著小说改编的,你能谈一下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吗?
2、过渡
所有提出的问题必须围绕《金陵十三钗》一个主题进行,问题之间环环相扣。采访的过渡点着眼于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情况。
3、结尾
非常感谢你能在百忙中接受我们杂志社的采访,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这部小说许多背后的故事。对广大读者来说,这是您又一次创造的新高峰。我们期待着您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也衷心地祝福您身体健康,创作顺利!
五、设计问题
1、您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是什么?
2、在材料搜集整理过程中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3、您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
4、这部小说有历史原型吗还是您根据资料虚构了这么一个故事?
5、我们看到您的很多作品都是和军人有关,这是不是和您曾经入伍有关?
6、《金陵十三钗》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叙述的故事,这在您的很多作品中也有体现,您这么安排有什么用意吗?
7、您通过这部小说主要是想表达什么?
8、您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难题?
9、您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10、创作这部小说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11、您小说中涉及到的人伦和人性的探讨是不是您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
12、您以后还会再涉猎这方面题材的创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