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论语》观后感--做人要做君子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的代表作,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着,记载了孔子的一言一行。现在回味孔子的人生,我只能感叹道:“君子!君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是考虑大家而不是在危机关头只考虑自己的私人恩怨,小人则反。我想,能在危机关头而临危不乱,那还确实是君子,是英雄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时刻想着众人的安危,有情义,有良心;小人则只顾事情的利益,却不去想事情的是非对错,一味地想得到好处。如今的社会正是缺少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可君子还分两种,一种真君子,一种伪君子,人们赞扬笃实诚信的人,而行动比言论更重要。只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不能与行动符合,读再多的书也是茫然。真君子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
但真君子要做到何种境界呢?有三条原则: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多次夸师傅孔子为君子,孔子总说不是,自己还差得远。不过只是谦逊之词罢了。这孔子倒还是真君子啊!
第二篇:论语读后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读《论语》有感
陈彤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三篇: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类。
如何做一个君子,能够称为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
“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并不是男子的惯用名词,所谓“君子”就是在星光大道上夺放异彩的人物,并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而是内心散发的一种无可彼及的光辉。
称之为“君子”的标准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谓善良是攻于身,行于义。真正善良之人是渺小的,是默默无闻的,待人处世皆以善为本。所谓:“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说一善话,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善良之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善是发于内心的。如果你挖掘它将不断涌出来。善良的心灵是园,善良的思想是根,善良的语言是茎,善良的行为是果,善良之人会使灵魂变得高尚,会对生活充满勇气,会对未来充满自信。
君子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要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即平;“荡荡”即宽广的样子;“长”指常;“戚戚”是忧愁、悲伤的样子。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能得到百姓拥护(请你继续关注:WWW.),有亲和力的条件。孔子说“宽则得众”(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商汤说:“如果我本人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有罪,那罪就由我一人承担。
君子的美德之二就是要谦让,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道德品行。其中之一就是谦逊。君子的美德之三就是讲仁义。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正因为如此,君子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在下位而诽谤地位在他以上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得礼节的人,厌恶固执任性顽固不化的人。
“矜而不争”就是要庄重自守。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
“躬行君子”就是指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君子。君子凭文章来交朋友,靠朋友的交往来培养仁德。在言行方面,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方面的政事)。正因为君子能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都能泰然处之,把事情做好。
君子是那种追求大的信念,而不计较小的信誉的人。
因此,君子很注重名声。君子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君子处世待人方面有三个问题应该重视: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慢待;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就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诚信;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的错误。
第四篇:要做就做最好--赢在执行观后感
要做就做最好--《赢在执行》观后感
早就听说余世维博士的《赢在执行》非常不错,幽默生动、深入浅出,而且更为欣喜的是,公司能在非常宝贵的周一晨会时间为我们系统的放映《赢在执行》的演讲视频,并且通过这次机会能让我们思考和回味。
首先,让我思考的是余世维教授怎么会提出“赢在执行”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余教授会将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重点放在执行上,而不是我们通常所关心的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员工素质以及运营流程上,执行力对于我们公司,对于我们自己,真的是成功的关键吗?
通过“赢在执行”的学习让我感悟到,余教授并不是认为企业战略不重要、员工素质不重要、运营流程不重要,而是需要将战略、人员与运营等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决定企业最终的成功,而结合这些因素的关键则在于执行。执行力是所有因素的基础,执行力充斥在企业成功的方方面面。比如,企业自身要有良好的执行氛围,就需要让执行力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战略需要通过执行力去贯彻实施,员工的素质可以决定执行的质量和效果,而运营流程的改进则可以提高执行的效率和降低执行成本,所以,在执行力的结合下,我们才能如拳击手五指并发,击倒对手。
执行力是就是要实施,要去做,而作为中国人寿一份子的我们,怎么样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执行呢?《赢在执行》中对我触动最大和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要做就做最好。
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中一般比较推崇中庸之道,中不偏,庸不易。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之中可能常常多了一些“差不多”,“还可以”、“过得去”,缺少了做得最好的态度和做到极致的精神,《赢在执行》明确提出,差不多就是错。回顾自己过去的工作,最终目标常常也只是简单的完成,并没有去注重每一个细节,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偏差,对很多事情觉得不重要而忽视,好比我们写程序,可能一个数据的小数点后精确到几位没有注意,也会带来最终程序结果的偏差。所以,我认为,做到最好,首先就是一种工作态度。
做到最好,还需要有一种工作心态。执行力强调的是去做,去行动,但是思想决定行动,积极的思想会产生积极的行动。我们要做到最好,就需要有一种阳光的心态,多承担少辩解,拥有积极的心态,自动自发地工作,凡事主动执行,投入工作,享受乐趣,珍惜公司给予我们成就事业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争取取得最大的效益以回报公司,这样我们就会离成功就越来越近。
做到最好,还需要有一种工作方式。做到最好,就是要不断发现与最好之间的差距,就是要不断改进执行方式,优化工作流程,要在执行中不断的思考。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在保险业竞争加剧的今天,不会思考,就不会进步。在我公司404条款执行之初,审计要求所有涉及数据修改、数据提取等数据处理的流程都要上报工单,然后由各业务部门进行审核,最后才由信息技术部门进行处理,最开始使用纸质表格进行流转,时间长,流转慢,还很容易遗失,不能满足前台问题的处理和业务管理的需要,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自行开发
了问题处理系统,将问题处理流程通过电脑网络进行流转,大大减少了问题流转时间,自动对问题进行归档,当服务管理系统上线以后,重庆公司信息技术部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实体内部服务台,所有问题只需通过一个途径上报,而不需要知道谁负责处理这个问题,再由内部服务台对问题进行过滤、初步处理和分发。通过这几次对流程的改善,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执行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样,在我们的it问题处理中,也需要经常不断的思考,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否提出过改善建议,找到原因后还要进行整合和总结,分清楚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找出根本原因。我们常常能感觉到,往往一个流程的改变就会解决许多问题
做到最好,需要有多一些交流和沟通。通过沟通,我们可以不断的及时修正我们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沟通,可以让领导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度,提供改进意见,确保执行没有偏差;通过沟通,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快执行进度,提高执行质量。在我们的it工作中,it作为业务处理的信息基础,作为业务管理的服务平台,小到一个问题处理,大到一个项目实施,都需要多层次的沟通,而这正是作为天天和机器见面的我们所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多一些向上级间的主动回馈,多一些部门间的工作沟通,多一些同事间的学习交流。
做到最好,还需要有完善的标准和制度。标准和制度能保证战略决策一如既往的贯彻实施,能保障执行的质量和效率,为员工提供执行的准则和依据。我认为,标准和制度应该是多一些激励性,因为制
度和标准都是为了帮助员工更好的工作,是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简单约束,是为了规范其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激励性的标准和制度更容易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公正和谐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每个人的执行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所以,我们要做到最好,就是要尽心尽责的做好每一份工作,严格执行标准,善于在行动中思考,在流程中改善,多做事情,少问问题;要做到最好,就是要有目标解码能力,要有整体意识,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要做到最好,就是要向着最好的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做好一点点,每天多赢一点点。
赢在执行,就是要言必行,行必果,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丁昊
2014-11-20
第五篇:论语读后感——贫富论君子
贫富论君子
贫穷与富贵是千百年来儒家必争之话题,而这话题的开山鼻祖,正是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论语》一书。
贫与富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又复杂,自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三要则”以来,贫贱似乎成了君子的必修课。然而不然,追本溯源,孔子对于君子与贫富的关系似乎更为宽容。
因此我认为,贫与富都是君子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善用贫富,时时都可以为君子。 孔子曾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1在孔子看来,前者虽然值得赞赏,但是仅仅局限在善人的阶段;而后者则不同,已经可称之为君子。穷不食嗟来之食,富则广散良财,接济穷人常人皆可做到。但是若能在贫困时以此为快乐,真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在富贵时依然不忘记恪守自己应有的礼节和法度,则只有君子可以为之了。
庄周草席茅舍一生,依附于天地间的自然万物而生存,却丝毫不减对生活的热爱之心,从未以清贫为苦,反而自得其乐。试问若庄周日日因生活贫困而心中愁苦,夜不能寐,其又怎能超脱出同庄周梦蝶一般的境界,最终悟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大成呢?
陶潜归隐南山,于黄花中清贫渡过一生。倘若其常为五斗米而折腰,为清贫而苦恼,又怎么会抛弃在世俗中温饱无忧的生活,依然把自己的梦想根植于田园的土地上,过着晨兴理荒岁,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成为一代山水田园的启蒙大师呢?
所谓安贫乐道,正是君子之说。正因贫穷而快乐,纵使一生已过身形于广夏之间了然无痕,如君子一般的气息却弥漫在历史的记忆里,经久不散。
第欧根尼指责亚历山大大帝挡住了自己的阳光,后者竟然叹息着让开了自己身后的太阳。身为王者,礼法本可以不束缚着他的一举一动。仅仅一根手指,就能将第欧根尼的生命如草芥一般折断。但他依旧以礼相待,带着他的千军万马离开。
所谓王者之风,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用金戈铁马征服了脚下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在长久的统治中,他们遵循礼法,不因自己手中散不尽的财富而漠视应有的礼节,也不因自己权杖上令人胆寒的权利而草菅人命。当亚历山大叹息着离去的时候,历史就已经承认,他是王者,更是君子。
所谓君子,必先修身,而后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而对于贫富的理解,则正是君子之所以能称之为君子的第一步。忆往昔,范仲淹曾对天下许下无关贫富与地位先其之忧而忧,后其之乐而乐的夙愿;看今朝,温总理曾仰望星空许下对万民负责的承诺。古往今来,不论身处贫富贵贱,只要贫可自得其乐,富不忘天下苍生,均可称之为君子。
孔子之道,亦为君子之道。君子之道,亦为贫富之道。古人曾以青梅煮酒论英雄,正因为英雄不可因成败而论。今朝以贫富之道论君子,亦正因君子不可以单贫富而论。只要世人识得贫富之道,君子之风自可徜徉于天地间,长存沧海桑田。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之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本网推荐更多范文:
于丹 论语 君子之道
做人要做大写的人
读《论语》学做人
读《论语》学做人
读《论语》,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