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我家曾拥有过一辆独轮车。母亲央人从城里捎回一只胶皮轮子,代替了原来的木头轮子。除了在田里推庄稼,家里买煤、磨面等脚力活儿也离不开它。秋收时,母亲用它为生产队推玉米,累得汗流浃背。入冬时,队里分了一堆白菜,也靠独轮车一趟趟往家里推。记忆里,独轮车是颇让人付出力气和汗水的工具。
不久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八九亩地,手头略宽绰了些,就开始盘算着买辆地排车。父亲几次到集市上,终于买回一辆小的地排车。如果拉麦捆子或玉米秸,确实拉不了多少;但在田里倒腾庄稼,却方便得很。那时候我们弟兄还年幼,大的地排车装得多,我们拉不动;这辆小地排车拉起来很得心应手,尽管要比别人多拉好几趟。
渐渐地,三马车多了起来,大有代替地排车的趋势。特别是雨后,乡土路变得泥泞不堪,三马车宽宽的轱辘把好好的村路碾出了道道深沟,拉地排车就很费劲。几乎所有的乡亲都把买三马车纳入了家庭预算。更重要的是,有了三马车出行确实方便,人不用像骡马驾辕似的出牛力了。另外冬闲时,还能开着三马车出去挣外快。很快,乡村的大路通衢就被飞驰的三马车所垄断。再后来统统鸟枪换炮,靠人力手摇柄启动的柴油三马车又换成了款式新颖的农用三轮车。那时候,帅气的小伙子驾驶着崭新的农用车,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呼啸而过,成了上世纪90年代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2000年前后,不甘心只在家乡这块土地上憋屈着的乡亲们,开始到苏州、上海、北京、天津等繁华都市里打工挣大钱。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不仅腰包鼓了,更重要的是观念新潮了,思想与时俱进了。以前是攒钱买拖挂车跑运输,如今不少人买夏利跑出租;过去家乡似乎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面粉厂、家具店、包子铺、理发馆,如今开摩托商行的、开餐饮美食城的、开美容美发中心的、开家电小超市的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不少人率先拥有了私人轿车。那个开加油站的顺子,是去年春天把一辆捷达开回家的。今年,我那开影楼的侄子也不甘人后地买了辆比亚迪,美其名曰为了影楼事业的发展需要。眼馋得好几个同龄伙伴赌咒发誓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把两个轱辘的代步工具换成四个轱辘的。
一个轱辘的独轮车是推的,两个轱辘的地排车是拉的,三个轱辘的三马车是手摇的,四个轱辘的小轿车是脚踹的。车轱辘的变化见证了乡村变迁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