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出版调研报告

时间:2024-12-20 00:11:48
出版调研报告[此文共15077字]

编辑出版学专业调研报告

一、简介

中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二十年来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教材建设与出版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稳定的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出版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中国各高校设立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出版发行学,有的侧重于编辑学,有的侧重于编辑出版学,因此,中国的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可分为图书出版发行学型、编辑学型、编辑出版学型三类。

二、课程体系

1、图书出版发行学型

图书出版发行学专业直接产生于图书发行业对专门人才的现实需要。随着书业行业的分工日益细密,印刷工艺、出版技术、营销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迅速更新,都需要具有专门能力的人才支持。

1983年,武汉大学和新华书店总店密切联系和相互合作,由国家教委批准,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设立了图书发行学专业,专门为新华书店系统培养高层次人才。1987年该专业改名为出版发行学专业,不再局限于为新华书店系统培养人才,培养对象拓宽为出版发行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毕业生多分配到各出版社、出版物发行单位从事营销策划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1998年,华中师范大学编辑学研究中心(出版科学研究中心)成立[1],从事编辑出版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在教育部1998年公布《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后,1999年武汉大学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编辑学专业与出版发行学专业合并,改称编辑出版学专业。但在课程设置和学科体系方面仍强调突出书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特色,注重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武汉大学设立图书发行学专业后,安徽大学也在图书馆学系设立了图书发行专业(曾经停办,后恢复招生)。

这一类型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代表,其核心课程有出版发行学基础、书业营销学、书业经济学、编辑理论、编辑实务、电子出版概论、书业企业管理学、书业财务管理、书业计算机应用、书业法律基础、图书学、期刊学、出版物市场管理、对外图书贸易、世界书业导论、中国出版史等。

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数字信息化的需要,2014年,武汉大学报请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电子与网络出版学专业,培养并输送数字出版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挂靠在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招生对象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网络生和部分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编辑出版学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电子与网络出版技能,能在书报刊、音像、电子与网络出版发行单位从事出版策划、编辑制作、出版物营销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政治、外语、高等数学、现代汉语与写作、出版学基础、编辑理论与实务、出版物市场营销、读者学、出版企业管理、出版企业财务管理、出版经济学、出版对外贸易、出版法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外语、国外出版导论、中国出版史、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电子出版导论、电子商务导论、编校软件应用、网络知识产权、操作系统原理、c语言、数据库及其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图象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合成、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 网络资源的组织与利用、网络信息安全、书业计算机应用、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2、编辑学型

编辑学型专业的发展是适应编辑理论与业务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1984年在胡乔木倡导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开始试办编辑学本科专业。此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相继招收编辑学专业的本科生、第二学士生或者硕士生。据统计,在教育部1998年公布《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后,虽然有些高校的编辑学专业与出版发行学专业进行了 1

合并,有些高校的编辑学专业调整为编辑出版学专业,但以编辑学为主或者培养编辑学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或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仍有十多所。

这一类型的专业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侧重文学、编辑,很多学校的编辑专业不仅包括图书编辑,还包括报纸编辑、广播电视编辑和多媒体编辑。学生的文学功底比较扎实,毕业后主要从事各类媒体的采编工作和与文学相关的其他工作。

编辑学型的课程体系,以创办于1984年的南开大学中文系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代表,其核心课程主要有中国文学、传播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编辑出版学概论、网络技术基础、专门编辑学、外国文学、编辑写作、传播政策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图书与文献学、社会语言学、编辑出版史、传播产业经营与管理、外国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传播原理、外国出版概论、广播电视编辑专题研究、报刊编辑专题研究、应用编辑与多媒体节目制作等。

3、编辑出版学型

编辑出版学型是在1980年代建立的编辑学和出版学基础上交叉融合发展起来的。1998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布“编辑出版学”作为本科专业后,原先开办了编辑专业、出版管理专业、印刷专业、图书发行专业的学校纷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目录统一定位为编辑出版学专业,而且在教育部的这一目录公布之后,近几年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校也迅速增加,仅2014年开始招生的就有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汕头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据网上调查(通过google搜索),开办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校有近50所。在这些高校中,编辑出版学专业有的设在人文学院或者中文系,有的设在信息管理学院或者图书馆学系,有的设在新闻传播学院或者新闻系、传播系,还有的设在文法学院、商学院,也有的独立为出版学系,所开课程往往根据学校或者院系的师资力量设置。

总体上看,各高校编辑出版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有编辑学、出版学、发行学、编辑出版史、编辑应用写作、图书学、出版法规、出版经营与管理、中外出版比较、工具书与文献检索、现代化的编辑出版手段等。

经过二十年来的发展及实践的检验,应该说这一课程体系既包含了编、印、发过程的应用类知识,也包括史、论等基础性理论知识,还有技术性的和相关辅助类的学科知识,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既严谨又科学的体系。

三、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完备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的形成,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增设编辑出版学专业,未来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亟须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有所侧重,以便为中国出版业培养更多适应实际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根据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宽口径人才,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门人才。

现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以本科生培养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拓展的层次分明和较为完备的 ……此处隐藏11427个字……权局,原专利文献出版社更名为知识产权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由编辑部,电子出版部和中献电子技术开发中心三个主要实体和职能部门组成。自1985年中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出版社一直担负着中国专利公报和专利说明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已累计公开出版中国专利文献约60万件。1992年第一批中国专利文献cd-rom光盘在专利文献出版社开发成功,标志着中国专利文献的出版迈入电子时代。目前出版社以纸件,cd-rom光盘和通过国际互连网三种载体向十八个国家和国内各地出版发行专利文献。出版社编辑部每年出版一百余种有关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以及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读者对象主要是具有中等

【1】以上文化程度的科技人员,干部,学生,企业管理者等。当然,由于电子技术

的日渐成熟,知识产权出版社也有传统转型为数字出版,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并且在这期间,销售收入和利润,仅数字出版就超过了75%,并且还有三个主要部门从事数字出版。因此可见,数字出版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最后一点是,进入2014,数字出版带动出版社发展进步,并且启动图书出版,数字出版的成功项目,数字出版的经营模式及专业出版数字化路线等。

由上可见,数字出版在当今出版进的重要性。而对于我们这些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在校学生而言,无疑是好的解说。当然,同时也解答了我们对学习这门学科的迷茫的心。

而数字发展又是最近几年开始兴起,并且迅速扩大以至于有些人认为数字出版会代替传统出版。作为个人而言,我认为既是是数字媒体普遍的今天,传统出版还是有其地位的,它的存在也是不可磨灭的。在这先说一下数字出版。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化出版是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接收则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数字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网络图书、网络期

【2】刊等新业态。但是从时间上看,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并不算长,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速度却让我们始料未及,产业发展的覆盖范围甚至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例如cd、vcd、dvd、电子书、网络、mp3以及通过手机下载彩铃、彩信、图书图片等,这些数字出版的产物在丰富了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数字多媒体库出版技术有着传统出版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是高效率、

多形式、更新快、范围广的信息资源集合体,实现信息共享,避免资源浪费,数字多媒体信息库具有良好的互动性、扩充广、升级快、检索方便容易,版权保护容易,数字多媒体信息库中的作品可以用传统方式印刷,也可输出在胶片或版材上,可以用其他载体的形式输出,还可通过网络在线传播,更能通过无线传播。 数字出版技术将在目前的数字化、网络化、无线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基础上向数字多媒体信息库出版技术的方向快速发展。数字出版技术的利用可实现数字出版物

【3】同时以多形式、多用户、多语言的方式向用提供服务。可以看出,数字出版的

发展之迅速是传统出版无法替代的。

从上述可知,我们不难看出数字出版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实实在在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及传统的理念。其中就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数字出版”逐步从概念走向实践,并不断创新应用。方正作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缔造者和推进力量,凭借其在出版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以方正数字出版战略为指导,通过“第二次出版技术革命”,在持续保持其数字出版产业绝对优势的同时,走向一条数字出版探索之路,努力实现“让出版无处不在”的远大理想【4】 。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以出色的快速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以及更加环保等特点,一时间风光无限。对此,甚至有人宣称:传统出版已经遭到无可匹敌的对手,未来的出版产业将不再是纸和墨的时代。不仅如此,数字化正成为提升我国传统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读者群的需求,国家也对数字出版的态度也是十分鼓励的。今年新闻出版总署多次提出“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的任务和“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从政策的高度为数字出版的发展保驾护航。

由此可见,数字出版确实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未来会更加完善。当然,我不认为数字出版的飞速发展就是扼杀了传统出版。传统出版还是有其价值的,并不是单单表现在其出版的数量及其盈利方面,更多的是保存,收藏,并且是拿在手里的真实感。这些,我想都不会被磨灭的。

综上所述,未来是属于数字出版的,活在信息化时代的我们必然要继续把出版界发展下去,而数字出版就是我们向世界展示的最好平台。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校期间好好把握每一次的学习体验,多多获得经验,并且在踏入社会时有一份自信。相信未来数字出版将会更加的发展壮大,当然,我们也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来努力。

参考文献:

【1】《从一台数码印刷机到数码出版工厂——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按需印刷发展历程》

【2】数字出版百度百科

【3】《试论数字出版技术及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曲崑

【4】《数字出版技术正改变我们的生活》苏明

附录:

《知识产权出版社:引领出版新业态》商报记者 蓝有林

《传统出版社进入数字出版的主要路径》刘成勇

《传统出版社如何探索数字出版》韦英平

《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跨越的三条路径》陈超英

《知识产权出版社不断进取数码大赛出版物类拔得头筹》

《传统出版社如何发展数字出版 易文网模式剖析》

《传统出版社信息化建设思考》刘成勇

《复合出版与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

《知识产权出版社启动按需出版》

《技术公司媒体化背景下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之路》曹胜玫

《我国传统出版社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中国铁道出版社 马军 《数字出版技术及发展方向》李长江

《专利文献的数字化快车》

《按需印刷在我国传统出版社的发展探究》刘振敏

《侵蚀与抵抗:数字时代传统出版社的突围——一大英百科全书为例》孙忠 《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分析》邬四娟,黄孝章

《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化转型的几个战略要点———电子工业出版社发展数字内容服务的探索与尝试》秦绪军

默认推荐相关文章:

2014年新闻出版年述职报告

年述职报告(新闻出版)

年述职报告(新闻出版)

编辑出版策划报告

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出版调研报告[此文共1507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鹰瞰范文网 www.yinca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