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特色农副产品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4-05-02 02:08:29
特色农副产品发展调研报告[此文共3416字]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xiaojsb”为你整理了这篇特色农副产品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特色农副产品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为聚焦聚力产业振兴,深入了解当前莱芜区特色农副产品--三辣一麻(生姜、白皮蒜、鸡腿葱和花椒)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成效,区统计局通过座谈了解、实地走访的形式开展了特色农副产品专题调研,以摸清莱芜区特色农副产品发展现状及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短板。

一、莱芜区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优越

莱芜区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境内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米。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全年平均无霜期200天左右,境内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400小时左右,光照率52%左右。土层深厚,沙粘适中,土质疏松,可耕性、透气性良好,自然条件适合生姜、白皮蒜、鸡腿葱及花椒的生长,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形成了优势明显的“三辣一麻”农业特色产业。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

(二)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

注重巩固姜蒜等特色传统产业,打造以万兴、泰丰等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综合体,带动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全区三辣一麻种植面积约40万亩,其中生姜种植面积约10万亩,主要品种有莱芜小姜、莱芜大姜、棉姜、鲁姜一号等。白皮蒜种植面积约15万亩,主要品种有大白皮、四六瓣等。鸡腿葱种植面积约3万亩,主要品种有华兴系列等。花椒种植面积约12万亩,主要品种有香椒子、大红袍、小红袍、青皮椒、大花椒等。

(三)三辣一麻久负盛名

1、莱芜生姜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认证,是“全国蔬菜产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之一,是

山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位列全国各产品“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旅游特色商品”首位,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已作为主要农作物征税,营养成分在同类产品中居全国首位,个大皮薄,丝少肉细,色泽鲜艳,辣浓味美,营养丰富,耐贮藏。

2、莱芜大蒜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认证,白皮蒜质量最佳,具有蒜瓣大、蒜头蒜苔产量高、质细辣味香、抗寒力强、休眠期长、耐贮藏等特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辛辣芳香、增进食欲、杀菌、耐贮运,生熟食俱佳。

3、莱芜鸡腿葱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认证,国家商标总局“莱芜鸡腿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种植历史悠久,植株矮小、粗壮,其基部显著膨大,向上渐细并稍弯曲,形似鸡腿,故得名,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耐寒、耐热,抗病虫,耐贮藏,生命力强。

4、莱芜花椒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认证,历史悠久,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莱芜大红袍花椒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出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

(四)特色农副产品产销渠道畅通

莱芜区目前拥有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四十余家,以三辣一麻种植为主体的大型合作社二百余家。采取挂靠、联合、共建等方式,促成 20 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与高校院所、高层次专家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建立了葱姜蒜院士工作站、特色蔬菜院士工作站、国家特色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国家级平台。相继培育出“姜老大”“头道菜”、裕源”黑蒜 、“华兴”鸡腿葱等品牌。

紧紧围绕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发展“合同姜”、“合同蒜”、“合同菜”, 与农户签订“定品种、定面积、定品质、定最低收购价”的合同,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模式,形成了“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运行机制。以国家级龙头企业为主体,与合作社、家庭农场成立特色农产品产业联合体,实现种植、加工、销售的强强联合,制定联合体章程,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内外联动”以及信息、市场等平台共享,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合作,促进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

(五)特色农副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牢固树立产业化扶贫理念,积极探索特色种植产业开发扶贫模式,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莱芜区生姜种植镇大王庄镇为例:截止到2020年大王庄镇还有脱贫享受政策贫困人口2561人。伴随着生姜产业的迅猛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镇贫困户的脱贫致富。2020年,在从事基地上从事生姜设施生产的有29户,同时吸纳贫困人员就业660人,占全镇总贫困人口的25.8%,人均增收0.67万元。

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成本高,资金缺口大

种植方面,莱芜区土地流转成本基本在800元/亩/年,物质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费用,生姜大约3500元/亩/年,大蒜大约3200元/亩/年,鸡腿葱大约750元/亩/年,由于“三辣一麻”的特殊性,机械化水平低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采摘环节仍以人工为主,因此人工成本较高,大约在1200-3800元/亩/年左右。以上只是露天种植的成本,近几年生姜种植推广了高架网遮阴、小弓棚、大拱棚等形式的栽培,建设单栋占地15-20亩的标准大拱棚,成本在1.5万元-2.2万元/亩。企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种植的话,自有基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000亩,资金投入超过800万元/年。加工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以本地企业为主,企业发展资金基本依靠原始积累的自有资金,大型恒温冷库、精加工生产线成本高昂。农业企业(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具有季节性、额度高的特点,金融机构认为农业企业(合作社)生产经营风险高,资金回笼慢,既不愿意向农业企业(合作社)发放贷款,也没有专为季节性农产品配套的金融贷款产品,导致贷款难、资金缺乏成为农业企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产业人才缺失,技术支撑乏力

农副产品企业(合作社)现有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储备少,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用缺乏专业能力,导致很多技术难以落地和长期推广。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利用程度不高,缺乏管理及销售人才,大多数企业只能依靠传统的经营模式,在品牌创建、网络营销方面缺少专业运作。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现代农业对科技需求高的矛盾突出。

(三)产业深加工能力不强,品牌效应优势不足

莱芜区“三辣一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众多。由于精深加工链条短,组织化、品牌化程度低,“三辣一麻”产品在市场上以同质化竞争为主,价格战仍然是企业拓展市场的主要手段,压缩了利润空间的同时容易导致恶意竞争。如莱芜花椒多数在原产地以整粒散装的形式销售原料,处于加工能力弱的简单生产经营阶段。在采收期集中上市,出现市场短期供过于求、互相杀价现象,直接影响经营效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据了解,莱芜花椒在日本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国际市场70%的姜片由莱芜生产,明明是优势产业,却无法取得定价权,带动力强、辐射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严重不足。传统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利用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

三、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落实产业政策扶持,葱、姜、蒜、花椒价格波动加大,为了切实保证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坏,积极开展农副产品种植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建议政府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贴息、奖补、保费补贴等手段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方式,提高贷款灵活度,降低农业贷款利率,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提供为季节性农产品配套的阶段性金融产品。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发展“订单农业”。依托项目扶持,定向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产业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实行订单农业,聚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特色农副产品品质、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鼓励通过兼并、合作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逐步形成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的产业带。

(二)加强人才平台建设,建立有效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依托地方高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机构,进一步完善科企合作、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企业培训中心,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其技能素质。对农民建立适时培训机制,根据农民需要开设课程,采取田间指导、专题报告等授课方式,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培训服务。选择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社会影响力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领军企业,建立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方法的农业从业者。

(三)加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依托现有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推广标准化种植,扶持建立优质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确保优质原料稳定供应。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重点,引导龙头企业推进管理创新,提高加工产品质量。树立品牌经营理念,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生产、加工、包装的全过程。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推进品牌创建,科学制定品牌产品发展规划。强化品牌营销创新,充分利用各类农业展示展销平台、大众媒体等宣传,扩大品牌影响。抓好加工产品流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企业建立直销网络,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形式。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产品标准化规章制度、绿色防控体系,利用先进手段,从源头保障品质,真正形成产品安全链,保证三辣一麻绿色发展。

近年来,莱芜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突出三辣一麻特色农产品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健全体制机制,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扶贫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莱芜新篇章。

《特色农副产品发展调研报告[此文共341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鹰瞰范文网 www.yinca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