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2日,按照学院党委统一部署,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方面相关内容,结合本次“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思进取”学习主线,总结本阶段学习工作情况,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学习体会。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在“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学生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古人说天地君亲师,可见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师要有极好的人品。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亦出于此。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因此,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就改,心胸豁达,庄重热情,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尊重和爱戴。
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迎接挑战。我们己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经济。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方面转变。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知得广”。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而我们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传统的师生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将更多的在思维方式与知识的导向性上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教师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其次,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存在的“教书匠”,而是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所以说,热爱学生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而爱心则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
再次,注重自我塑造,遵循规律,为人师表。“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
守纪律、思进取是做好一名新时代合格教师的根本和基石,提高教学科研的能力则是做好教师必备的条件。在科研上,自己要对全新的学科有一个学习和理解,打好基本功,确定两个研究方向,努力拓展学科范围知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在学术文章方面一年争取撰写两至三篇学术论文,课题研究上争取有一个全新突破。在教学上,备好课,备精品课,做好教学五大件的准备工作,不断更新授课手段和方式,高标准严要求,随时为承担教学任务而做好充分准备。在平时的学习中,更注重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对国内的不同思想更注意观察和分析,对外部的环境更趋于去洞察,以正己身,并可以为教学提供必要素材,丰富课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