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一年级数学习惯培养

时间:2024-11-20 17:44:43
一年级数学习惯培养[此文共3001字]

一年级数学习惯培养

小学阶段就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面对刚入学的孩子,怎样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本学期一年级级部以培养学生数学习惯为主题,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精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注重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准备

1、正面诱导,引领方向

低年级学生可塑性大,但是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我们一年级组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学生应该怎样做,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学第一天就跟学生讲清楚应做好课前准备,如课前“摆好书本在桌子的左上角、削好铅笔,放好尺子,橡皮”这样可以帮我们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2、认真对待,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好模仿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在班里树立“课前准备模范”,并在家长群中大力表扬,鼓励更多学生向榜样学习。

二、倾听习惯

1、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一年级的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例如,教学“数一数”时,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欢快、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

2、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发言。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他高高地站起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已经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比比谁最会举手!谁听得最认真!”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语言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1、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有胆小怕言的学生,所以教学中,对带头学生及时的表扬,对于那些怕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的目光,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都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有进步。”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你能大胆发言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2、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我们一年级组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寄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地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例如,在教学看图列算式时,分三个层次训练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1、第一层次:让学生说出图中所呈现的信息。

2、第二层次: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3、第三层次:列算式。

比多少时,老师标准示范,学生视频练习。(视频)

四、书写习惯

1、培养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写字前一定提醒学生:头正、肩平、背直、足安以及“一拳一尺一寸”。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榜样。给坐姿正确的同学拍照,展示给大家看。学生的模仿性强,榜样和教师的讲解相结合,效果最佳。

2、注意作业格式的规范

利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榜样带动,为学生写一手规范好字,一年级组反复修正练字范本,为学生提供及时可用的资源,设计好数学作业中相对固定的正确的书写格式。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数字0—9,要求学生书写时都要沾满田字格的左半格,并且写一个数字空半格,写一行空一行。现在孩子们都能按照要求的格式规范的书写。(学生优秀练字作品))

五、口算习惯

1、多做多练,熟能生巧

口算能力是孩子必备的基本功,在学习了加减法之后,每天坚持练习8道口算题,我们也会在教师助手发布口算打卡任务,经常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及时在群内表扬认真打卡的同学,提高打卡热情。(口算打卡图片)

2、训练形式多样化

口算练习要开展活泼、生动、多样化的活动,在练习中可以采用的补充方式有︰听算,开火车,夺红旗,送信,找朋友等等。(要注意讲究实效、简便易行)

同时通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体会口算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买菜,逛超市等)。

3、养成“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计算习惯

“一看、二想、三计算”就是要看清数字,弄清加减号,想办法(分与合;数的组成),再算结果,进行解答。

六、审题习惯

1、指点读题,抓关键词

读题时手指着题目一字一字地读,避免漏字、添字。读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如果意思理解不到位,就需要引导孩子再把题目读一遍。

学会抓题目当中的关键词,在读好题目后,问:“你觉得题目中哪个词很关键、很重要?在下面画上○”

2、学科整合,科学评价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量较少,是造成审题障碍的最大的原因。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统计好这些学生在数学课上必须掌握的汉字,在综合课上提前把这些字进行认读和书写。例如:《比一比》中的“最、高、长”等汉字;“前后、左”;《认识钟表》中的“时、分”。利用比一比、赛一赛谁是数学识字冠军的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七、画图习惯

1、利用尺子作图

对于连线题,训练学生用尺子进行连线

2、丰富体验,说明图意

学生有了一些看图基础后﹐继续让他们用图说话﹐用图表达,这样能帮助学生进―步理解题意﹐纯文字的解决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怎么把问题和数量关系联系到一起,画图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用画图表达的好处是题目中的问题和条件变得清晰了。

八、操作习惯

1、明确操作要求,使活动更加有序

很多学生在操作时由于不清楚操作的意向,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在动手操作之前,必须先让学生明确操作的要求,再发布开始操作的口令,有了明确的操作思维指向的引领,操作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讲图形的认识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首先让学生听要求:4人一组合作用筐里的小物品拼一拼,搭一搭,看哪组懂得谦让,不争不抢,搭出的图形最漂亮。看似简单的要求,其实已经明确的告诉学生玩的时候要四人一起合作,搭图形,要谦让,不争吵。这样活动更加有序性。

2、随时整理,使学具不成玩具

操作完成后,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快、静、齐地整理学具的习惯。因此,操作完后,及时组织学生整理学具,可以让他们将手中的学具推至课桌上方,可以采用比赛与相互监督的形式,让学生把学具快速整理好。

九、检查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如:一步一查、遮盖重算、验算检查等等,特别简单而又实用的是回头看,提醒孩子在每次做完作业后,要回头认真看一下,看看有没有丢题落题,竖式计算的得数有没有抄写在横式上等等。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每讲完一道题的做法后,将这道题的检查过程详细地说完整,重复及巩固。

下面,就我在具体题型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谈几点做法:

1、图画应用题:在看到这类题时,要求是3个步骤:a、看图说图意;b、列算式;c、用你的巧办法检查。强调检查的方法。例如说出图意:树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了8只,一共是几只呢?列出算式:7+8=15。在观察许多算式后教给孩子这样检查:等号前面用的数是已经知道的数(7只小鸟的“7”和8只小鸟的“8”),即条件里的数,等于的数就是要求的数(一共是几只呢),即问题里的数。这样和题联系起来,检查的效果就很好了。

2、计算填空。例如:6+7=()+9。先算6+7=13,再算()+9=13。算完后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把()里填的4当作告诉你的数,算一算等号的左边等于几,右边等于几,再看左右是不是相等的。教给这类题检查的具体方法,学生就不会只是盲目的“看”题检查,而是真正去检查了。

总之,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 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但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 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一年级数学习惯培养[此文共300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鹰瞰范文网 www.yinca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