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光球先进事迹[此文共10357字]](https://img.hxli.com/upload/4615.jpg)
第一篇:顾光球先进事迹
顾光球先进事迹
人物简介
顾光球(1953~2014.03.16),男,湖北省浠水县洗马镇官塘角村卫生室室长,与同为村医的妻子汪杏花一起,扎根山乡40年,默默奉献,忘我工作,成为3000余村民的生命健康守护神。2014年3月16日清晨,顾光球因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年仅59岁。 至去世前为止,顾光球担任村卫生室室长10年。顾光球所在的村卫生室2014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洗马镇中心卫生院评为“先进村卫生室”,顾光球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乡村医生”。顾光球去世后,数千村民自发为其送行。顾光球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湖北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称其为“大别山医魂”、“永远的映山红”。
顾光球先进事迹
立志从医,苦攻医术
顾光球出生在湖北省浠水县与蕲春县交界的三角山下。1972年,顾光球成为当地少有的高中毕业生,本来有很多机会等着他,但自幼向往医生职业的他选择了师从当地老中医学习中医技术。因勤奋刻苦,不到一年他便能独当一面,被推荐到洗马镇八方嘴村村卫生室当“赤脚医生”。 1977年,经申请,顾光球被选送到浠水县卫校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3个月。生前,《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这两本医药“圣经”一直放在他的手边,一有空就学习。1993年6月,顾光球晋升为中医主管乡村医师。2014年起,年逾五旬的顾光球克服种种困难,用两年的时间参加函授学习,取得黄冈卫校中医中专毕业证书。顾光球去世后,人们发现,他简陋的办公桌上放着两本快要翻烂的医书:《用药心得十讲》和《农村常见急症》。
送医上门,便民利民
随着青壮人员外出打工不断增多,农村几乎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由于山路遥远,生病的老人儿童行走不便,特别是在夜晚困难更多。顾光球发扬赤脚医生的优良传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送医上门。一个下着雪的深夜,顾光球接到病人电话,说感冒了肚子疼。顾光球骑着摩托车花了两个小时才赶到病人家中,一诊断发现是另一种病症。为了救命,顾光球又骑车回来拿了对症的药品送到病人家中。来回折腾两趟,等顾光球终于忙完回家时,天已经亮了。“他顾不得自己休息,心里都是为病人着想……”妻子汪杏花说。村里还有一位92岁的老人,眼睛瞎了,一身是病,三个儿子都已去世,顾光球经常上门去看望老人,免费诊病。听到顾医生去世的消息,老人的心都碎了。她哽咽着说:“我不敢相信,(顾医生)怎么像鹰抓鸡一下就没了,我心里好痛啊。以后病了找谁呀?老天怎么不长眼,真该让我替他去死。” 大年三十,家家户要早早关门纳福,团聚吃年夜饭,由于经常接到电话要 黄冈副市长陈少敏与顾光球的妻子在交谈
[4]随时出诊,顾光球家连年夜饭也吃不好。每年都要出诊,后来干脆把吃饭的时间改了,改在早上。在发病的当天,顾光球还4次出诊;早上6点半,匆匆吃完几口面,套上雨靴,裹上雨衣,骑上摩托车出发了;晚上6点多钟,顾光球又出诊一次,一天只在晚饭时不受打扰喝下一碗米汤。30多年来(截止2014年3月),在崎岖的山路上,顾光球先后骑坏了四辆自行车。生前,顾光球常穿的是解放鞋,走山路轻快方便,常常沾满泥巴,十分破旧。雨天,顾光球就穿胶鞋出门。几十年里,顾光球穿破的鞋子不计其数。
防疫保健,恪尽职守
浠水县新农村合作医疗开始后,顾光球主动转变角色:在诊疗基础上,把精力放在防疫保健上。不但不计较经济得失,反而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2014年12月,洗马镇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将八方嘴、七里冲、官塘角3个邻近村合并在官塘角村设置联村卫生室,由顾光球任室长,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半径3.5公里左右,服务人口3959人。在推进新农合中,引导群众参合率达95%以上。在日常诊疗中,顾光球坚持向病人解释病症,还不厌其烦地教他们如何保健,如何预防疾病。至顾光球去世之日为止,该卫生室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796份,其中65岁以上老人档案169份,高血压患者271份,糖尿病档案35份,重性精神病18份,仅顾光球个人就亲自建档1006份。哪个村哪个组的哪个村民患何种病,病史多久等一目了然,方便定期咨询病情做好记录。在2014年“非典”和近3年来(截止2014年3月)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顾光球以救死扶伤的精神,身先士卒,与高危人群直接密切接触,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3年里(截止2014年3月),进村入户摸底排查0-7岁儿童手足口病累计2465人次。在春夏季节高发期间,顾光球不顾高温,每天奔波几十里路,上午走村入户对重点对象逐一探视排查,每天下午向镇卫生院报告结果。坚持看病有日志,发药有处方,收费有登记,新农合报销手续完整无弊。在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顾光球所在的卫生室成为浠水县典范,受到村民和上级充分肯定。2014年12月2日,湖北省副省长张岱梨到卫生室调研时称赞顾光球:你的诊所为老百姓看病起了“兜底”作用。
因公负伤,舍已为人
1990年前,为自力更生,节约开支,顾光球与几名村医一起到蕲春县仙人台大山上挖草药,突然遭遇一大群葫芦蜂袭击。由于蜂群来得太猛烈,黑压压的一片,大点大点地砸在身上,开始大家都懵了,以为遇上阵头雨。顾光球招呼大伙赶紧打开随身携带的清凉油盒防御,不料自己失足滚到山沟昏迷过去了。后来,山下卫生所的村医到山上为其打针治疗,一个多星期后才能下地。他又返回到原地找回丢失的锄头和竹篓。此后,顾光球头上留下了被毒蜂蛰的几个伤疤。顾光球出夜诊摸黑道多次摔伤,胳膊骨折过两次、脚脖子一次。
扎根山乡,乐道安贫
八方咀村不富裕,留守老人和孩子看病赊账多。顾光球说,“啥时有钱啥 时还吧。”每次给病人看完病开药时,顾光球都会问:“家里还有什么药?能用的就用上。”能开一粒药的他不开两粒,能一天吃完见效,他决不开两天的。诊所里有好几摞顾光球开过的药方单据。一张处方单上,病人腹痛,共开了6种药,仅8元钱。他的处方中,少有超
第二篇:顾光球同志简历及主要事迹材料
顾光球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顾光球,男,1953年出生,生前是黄冈市浠水县洗马镇官塘角村卫生室室长,与同为村医的妻子汪杏花一起,扎根山乡40年,默默奉献,忘我工作,成为3000余村民的生命健康守护神。2014年3月16日清晨,顾光球因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年仅59岁。顾光球同志自1972年开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扎根基层4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忠诚履行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社会各界的赞誉。顾光球同志的感人事迹被中央和省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引起中央、省委领导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等省委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宣传、弘扬顾光球同志的高尚医德和大医精神,省卫生厅追授顾光球同志“人民好医生”荣誉称号。
根据 ……此处隐藏5648个字……,小区物业管理费用入不敷出,小区改造设施等费用一直靠办事处投入。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以老党员的身份首先把小区党员集中在一起,把现实情况给大家说了说,特别强调的是这个小区长期以来是靠政府支持帮扶,要解决小区硬件设施维修问题,还得靠所有业主齐心协力,考虑到物业费用一直偏低,还经常收不齐,我又提出了上涨物业费用的建议,并发动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再带动楼栋长和社区热心群众参与,最后大家意见一致,上涨物业费用来支付像这种漏水部位等公共设施的维修,两家业主还主动承担屋内自己的房子的维修工作,一件困扰了两家多年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事例四:19号院的7号楼是1-4楼是商用楼,4楼以上是居住楼所以2-4楼上办公的公司特别多,由于邻近牧专学校,所以有人在该楼上成立了一家动物检疫及培训公司,在开展培训的工作中,常有动物检疫的实际操作,经常有鸡鸭鹅猪等动物出现在电梯里,楼上居民住户为此经常投诉要求该公司搬走。由于该公司签订5年的协议,加上该房本属于商用,开公司在政策法律允许内,不存在违法政策问题。物业公司也多次调解无果,由于退休前就在牧专工作过,我主动请缨,通过各种关系与渠道做该公司负责人工作,最后终于达成协议,公司仍在此办公,检疫操作室搬到隔壁学校,圆满解决了这起投诉。
事例五:中亨都市花园29号楼5单元1-6层住户宋某、某王、李某等人,因楼房漏水及下水道不通与物业公司产生纠纷,造成楼上住户有房住不成,在外租房居住。我知道情况后就去现场查看了情况,找出问题症结所在,通过多次的走访、调查、积极协调并跟踪维修,最终使牵扯数家住户的矛盾纠纷得到圆
满的化解,为此29号楼5单元全体业主专门送来了锦旗“情系百姓人民公仆”表示感谢。
我认为我只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事情,我还没有老,我仍愿意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自己的朴素热情真真正正用到为人民服务上去,做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一辈子躬耕不辍,奋斗不止。
第五篇:以罚代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让“顾光球”们伤不起
以罚代管,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让“顾光球”们伤不起!
大多数的“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同顾光球同志一样,毕生服务基层,且已年届60岁左右,在电脑操作方面确实存在困难。但是,为了适应新的工作需要,我县不少老龄乡村医生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通过电脑来实现“新农合”门诊统筹刷卡报销的基本操作。
“刷不了卡,参加了新农合的村民在看病时就享受不到应有的惠费政策。”乡村医生对笔者说。
然而,基层不比大都市。在农村基层,常有电压过低和停电断电的情况发生,有时一停就是一整天,甚至大年初一也会停电、电压不足。这对于定点村卫生室来说,确实会影响到乡村医生的相关工作。
有乡医称,因停电,难免要先方便群众,接诊并给予相应诊疗,在收费环节,则按“新农合”政策给予相应比例的报销,但往往无法于当时就进行“新农合”刷卡操作。
在互信的基础上,就诊者往往先将诊疗费“欠着”,在来电后再持卡来刷卡、缴费;或者,乡医收费时先按全额收取,待来电后,就诊者再将新农合磁卡带来,成功刷卡再按系统显示的应报销金额“返给”应报销部分。还有一种情形,就诊者将磁卡“暂留”乡医处,以便来乡医可以电后及时补刷卡,就诊者则在有空时再来取回磁卡。
同顾光球同志一样,我们的老龄乡村医生,他们的“视力”不如当年,他们的电脑操作速度不如年轻的后辈。但是,他们自当上“赤脚医生”开始,他们一贯奉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基层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容否定的贡献。直到今日,乡村医生仍然是卫生战线不可获缺的基层力量。
然而,据部分乡村医生讲,虽然他们努力按“新农合”政策规定办事,但是,“停电”问题却不是他们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上级对“新农合”刷卡操作方面的某性刚性的限定,所造成的矛盾他们也无法独自消化。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成了既要在一线开枪杀敌,又要被二线人员以“开枪姿势不够标准”等理由动不动就给一顿鞭子的苦人儿。
一名乡村医生举例说:七月份确实数次停电,来电后补刷卡的事情确实存在,却不料县“合管办”以“连续”刷卡的间隔时间太短“存在造假的可能”为由,将其七月份申报的600元门诊统筹报销金额一下子扣掉了400元!“这岂不是将我的老本也扣去了!”
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以来,乡村医生不再被允许销售非基药、不再被允许获取药品批零差,其收入缩减到只能在政策范围内收取“一般诊疗费”这一环节中受益。而一般诊疗费,是“新农合”政策规定的参合居民可以报销一定金额的项目。即,现金收取一部分,另一部分通过“电脑”登陆“新农合”专网,在线给予即时报销。这一“即时报销”的钱,乡村医生须向上级申报,由“合管办”批复、并照数拔款给乡医。此意即,乡医为参合居民提供服务并收取“一般诊疗费”时,实际上得“垫付”出应通过门诊统筹资金帐户中报销的这笔金额,然后,再以月为单位,向“合管办”申报帐目,将自己“垫付”的这笔金额“申请”回来。这就好比战场上的士兵在战场上“垫付”了一部分枪弹,战斗告一段落后,赶紧向上级申请,以便补回这一部分枪弹,以便再战。
按理说,上级应当及时核实其到底“垫付”了多少枪弹,并满足他们“补回枪弹”的基本要求。至于是否存在虚报垫付枪弹的情形,不应当是“有所怀疑”就无原则地“克扣”。然而,我县合管办就存在上述“有所怀疑”就无原则地“克扣”乡村医生申报的“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金额”的情形。县合管办在管理过程中,搞“莫须有”、以罚代管,既无法律和政策依据,也体现不出管理水平。
笔者认为:
一、假如县合管办怀疑乡医存在造假的故意,就应当想办法调查核实,一旦情况属实,就应当按政策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撤销其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资质。
二、反之,如果并没有经过调查核实来确认乡医存在故意造假,就不应当仅凭“怀疑”就大手笔地克扣乡医申报的相关费用。
三、同时,假如调查证实乡医并没有造假的故意,或者根本就没有造假,只是操作流程、操作细节等方面存在问题,县合管办就应当给予提醒、指导、纠正,并及时总结,主动调整相关管理策略,并向更上一级反映“基层管理”所遇到的问题,为推行科学管理争取更多的支持。
那种仅凭怀疑就克扣金额的做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加重乡医的工作困难,伤害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可以想见,全县这么多定点村卫生室,都缺少有效管理的情况下被“扣钱”,一年下来,少说也要被扣几十万,这是个什么概念?
事实上,县合管办更应当看到乡村医生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理顺在“停电”等现实问题发生之后,应当如何“正确”应对,以免在“台帐”、“电脑操作痕迹”等方面给上级管理者“带来不必要的疑虑”。只有这样,乡村医生在基层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才不至于辛辛苦苦一辈子到老了居然被县“合管办”稀里糊涂地当成“贼”!
总之,县“合管办”粗暴剥夺乡医收益,“顾光球”们伤不起!
信件编号:14057
查询密码:4378